发布日期:2021/12/27 10:01:01 访问统计:9647
章文钦
50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我们的老校长就给我们讲海丰五坡岭的方饭亭。而我今天到富田就把五坡岭方饭亭的楹联——“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何人”写成一件作品献给文丞相祠。2005年在零丁洋,也就是珠海桂山岛,我跟我的师兄、著名书法家、诗人陈永正教授支持桂山岛镇政府在那里建了一个文天祥广场。由陈永正教授选了文天祥32首诗做成一座碑廊。来开这次会之前,我又请陈永正教授写了《过零丁洋》诗献给吉安的文天祥纪念馆。还有自2000年以来,我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澳门科技大学上一门通史课“中国古代杰出人物”,第五讲“民族英雄”,每一次必讲岳飞和文天祥。而我写这一篇文章的一个动力,就是2008年我已经来过吉安,也认识了刘文源教授。刘教授到广东,我陪他去零丁洋,去海丰方饭亭。所以这次能够第二次来吉安,我觉得是一个很荣幸的事情。
在讲文天祥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之前,我觉得有必要正本清源,清除一些对历史糊涂的事。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的有人在否定岳飞、文天祥和史可法是民族英雄。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人到长江边推倒屈原的塑像,有人到西湖去挖岳飞的墓,有人也到富田去破坏文天祥的墓,到近年还有的人为秦桧树了一个立像。上通史课时,我很明确的讲,那些为秦桧树像的人只知道这样做是可以出名的,却不知道秦桧是立不起来,他也会与秦桧一起跪下去。历史上的民族问题,一方面是民族融合,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另外一方面也有民族斗争包括民族战争。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正视它,首先就是不能以现代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去曲解历史。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维护今天的民族团结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历史上确确实实有大是大非。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史可法抗清,他们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因为中华民族从秦汉以来就是以汉族为主体,汉族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主要就是农耕文明,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发展方向。女真、蒙古、满州贵族当年的征服,那是要毁灭中华的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让中华文明面临一个倒退和浩劫。所以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史可法抗清是正义的行动,而且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发展方向,所以我们要理直气壮地说岳飞、文天祥、史可法都是中华民族彪炳千古的民族英雄。
下面我分两个部分、讲讲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一个就是文山精神的思想来源。首先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就是孔孟之教。孔子、孟子的学说给文天祥以巨大的精神力量。第一个就是春秋之义,也就是刚才文教授讲的民族大义,爱我们的国家民族就要坚持春秋之义;第二个是夷齐之节,伯夷和叔齐他是商朝的遗民,他们不食周粟,持守志节;第三个就是仁义学说,孔子的教导是杀身成仁,孟子的教导是舍生取义,文天祥坚定地走完人生,就是来实践孔子和孟子的仁义学说;还有第四个就是养气之说,养浩然正气。一个人能够担当天下的大任,成为杰出的人才,就要有一身正气,古今都是如此。
接下来我还要讲几个思想来源。一个是忠烈之教,《正气歌》一开头列举了那么多的古代先贤,都成了文天祥的榜样。还有一个就是时代对他的影响,我的太老师陈寅恪教授,他是当代江西的先贤,他有一篇名文《赠蒋秉南序》,提到欧阳修在宋初的时候作为文坛领袖,他著了《新五代史》贬斥势利,五代的士大夫有的很没有自觉,像冯道历事五姓,哪个朝代他都是安享功名富贵。陈寅恪先生非常明确指出这就是一个没有气节的人,只是一生追求功名富贵。陈寅恪先生就说从欧阳修贬斥势利、崇尚气节之后,整个宋代出现了许多忠烈之士,整个朝代的士风有了非常大有改善。这也就是时代造就了文天祥,影响了文天祥。还有就是乡贤之教。庐陵是人杰地灵之邦,欧阳修之外还有杨邦乂、胡铨这些志节之士。文天祥还是少年时代,就已经受到他们的影响,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将来也要像这样的先贤一样。还有一个就是理学之教。宋代的理学对文天祥有影响,从他的《御试策》到他受江万里、欧阳守道的影响,都可以体现这种理学的影响。最后一个就是父母之教。家教也非常重要,文天祥的家庭,他的父亲就是一个抱道怀德的布衣之士,有理想也有情操,对于文天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文天祥考中了状元,父亲在弥留之际就是一个家教:你要尽忠国家,报效国家。他的母亲陪伴他在战乱中奔走,饱受战乱流离之苦,还是教导自己的孩子要忠于国家,忠于民族,这对文天祥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给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最后一个就是文天祥是持守志节的光辉典范。他在宋朝是一个直臣,董宋臣、贾似道那都是权阉用事的奸臣,很多人巴结都唯恐不及,而他敢去触犯他们,敢去得罪他们!抚民则为良吏,那个时代的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生活非常艰辛,文天祥在宣州、瑞州、赣州地方官任上,就是一个清官。国家有难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忠臣,早就抱定一种必死的决心。明清之际的晚明遗民王夫之,他在《楚辞通释》里面讲到屈原,屈原投汨罗江自尽,是在楚襄王的时候,但是他矢志以死,早就立下了必死的决心来报效国家,叫做极于死以为志,就是要为国家民族尽忠,走到生命的尽头。
文天祥身上也是体现了屈原的精神,他很崇拜屈原。元朝对文天祥不断招降,我这里只讲一个最后的情节,忽必烈对文天祥说:“你(汝)以事宋者事我,即以你为中书宰相。”文天祥说:“天祥为宋状元宰相,宋亡,惟可死,不可生。”忽必烈又说:“你不为宰相,则为枢密,做枢密使。”文天祥回答是:“一死之外,无可为者。”我感到这一场劝降与拒降的较量,胜利者是文天祥,失败者是忽必烈,忽必烈是很无奈的。到第二天文天祥临刑的时候,监斩官还对他说:“丞相还有什么话要说?”另一个版本是刽子手高举着屠刀的时候大声喊:“丞相。”那就是说,他如果壮烈的去死,那他就是大宋的丞相,如果他突然变节,他就成了元朝的丞相。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结果,一句话叫做一失足则成千古恨,如果他变节了就是这样;但是反过来,文天祥是以必死的决心,走完最后的人生,宁愿被斩头,都拒绝投降,这就代表了中华民族不可征服的精神,我们应该珍惜文天祥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振兴中华民族,建立文化自信,把它发扬光大。
(作者系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山大学教授)
摘自《不愧庐陵》
下一:读好文天祥,浩然养正气
版权所有 2019-2023 保留所有权利
赣ICP备19015032号
网站版权由吉安县文天祥纪念馆所有 技术支持:胡婷 备案号查询:工信部网站:https://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