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6/14 9:25:17 访问统计:6916
端午
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
试为问大钧,举杯三至地。
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
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
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
勿谓死可憎,勿谓生可喜。
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
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
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
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
诗的前两句点名时令,“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在端午这天的中午,有和暖的风自南而来。诗人感时问天,以酒祭奠与此相关的两位古人,即后面所写的田文和屈原。田文即孟尝君,生于此日,《史记》所载;屈原则死于此日,自沉汨罗,以身殉国。这两个人一是“生为薛城君”,一是“死为汨罗鬼”。自战国至今往者已矣,原本高大的厅堂如今成了狐兔所游之所,一如雍门子周之琴声令人悲慨。人之生命就像草尖上的露水稀少易干,难以持久,而荣华富贵于我则像秋风过耳,漠不关心。惟有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的心志不会随流水而逝,至今楚地之人都会在汨罗江边年年祭祀屈原。“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勿谓死可憎,勿谓生可喜。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这四句是作者因此而抒发的感慨,死生亦大矣,而天理不灭,则时日之短长亦是相对的。“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一句中所用的两个典故,都是感慨时光易逝、人生短暂而要珍惜当下,所以最后作者说“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不要沉浸、滞留于悲伤之中,在槐树翠微之时高歌起舞吧。
诗作借写与端午有关的田文、屈原之事表达对生死之事的深思,并引《秋风辞》《兰亭集序》抒发了时光易逝、古今一理的感慨,这其中有对南宋国事时局的忧患,对古今、生死等大问题的自我看法,还有对自我抉择的坚定,以古写今,表达了无比沉郁之情。
编辑:张佳颖
初审:程秋萍
复审:肖丽华 甘丽萍
终审:刘祥宪
版权所有 2019-2023 保留所有权利
赣ICP备19015032号
网站版权由吉安县文天祥纪念馆所有 技术支持:胡婷 备案号查询:工信部网站:https://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