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胡琴
邮件:wtx1236@163.com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敦厚镇
网址:http://www.jaxwtxjng.com
发布日期:2023/7/20 10:54:33 访问统计:10693
铮铮硬骨 工运先锋
刘大年
梁一清,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吉安工人运动的领袖。他于一九二七年八月十二日壮烈牺牲。他为党为人民为工人阶级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他的英雄事迹,永远留在吉安人民的心中。
悲惨童年
梁一清原名兴性,字恒德,一八九九年生于吉安县文陂镇渼陂村,家境贫寒。四岁时,父亲逝世,靠母亲抚养。在黑暗的反动统治下,受尽了压迫凌辱,过着饥寒交迫的辛酸生活,艰难地度过了十几个春秋寒暑。因无钱上学,受生活所迫,十五岁的梁一清被送进"同亿号"杂货铺里当学徒。他在"同亿号"杂货铺里,每天鸡叫起床,便忙个不停,挑水做饭洗衣裳,将一百多斤重一桶的箩卜干、酒坛、盐袋等搬进运出,常常累得汗流夹背,气喘吁吁,连饭也吃不下。夜晚,关锁店门后,便坐在青油灯下搓纸媒,(又叫纸煤、纸眉、煤头子、纸捻、纸吹等,是用裁成长条的纸卷搓而成。)干家务,带小孩,一直忙到深夜才能上"守门铺"里睡觉。有时在睡梦里还要被老板叫醒斟茶装烟,稍有怠慢或不周,就要遭到老板怒骂毒打。梁一清的一只耳朵,就是因为一时不小心打破了﹣只菜碗,而被老板一个耳光打聋的。
仇恨的烈火在胸中燃烧,梁一清恨不得一下子飞出囚笼,但是,谈何容易...
追求真理
一九一七年,梁一清在"同亿号"杂货铺学徒期满,当了店员。由于他平日刻苦学习,所以尚能阅读简单的书报。
"五四"爱国运动发生以后,吉安城里几个中等学校,如吉安第七师范、吉安阳明甲种商业学校也有进步书刊在师生中传阅。一天,梁一清得到了几本《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杂志,他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偷偷地阅读起来。尽管他的文化水平低,但还是逐字逐句琢磨着,有时还求教于人,请别人解释给他听。他越读越有味,越听越有劲,从这些书刊中朦朦胧胧地见到黎明前的曙光、穷人的希望和该走的光明大道。他进步的表现,却被老板发觉了,遭到老板的反对,甚至将他爱读的书刊烧毁。梁一清气愤之至,与老板针锋相对大吵一场。从此后,梁一清更豁达,思想明朗起来了,暗自思忖:追求真理去!
为了追求真理,寻找出路,梁一清再也不甘于寄人篱下过牛马似的生活了。他慎然辞掉了用七年血汗换来的店员职业,立志求学,奋发图强。他向母亲恳求,得到了母亲的同意和支持。梁一清孜孜不倦,刻苦自学;母亲东借西贷,共同艰苦度日。一九二零年秋,梁一清考取了省立吉安第七师范学校,获得了梦寐以求读书上进的机会。吉安第七师范学校,入学的学生大部分是贫苦工农子弟,有思想进步的青年教师授课,学校洋溢着民主进步的气氛。而且当时"五四"爱国运动又轰动全国,革命刊物如《向导》、《觉悟》、《中国青年》、《共产主义》等从上海、北京不断地寄来七师。梁一清常与梁明哲、赖经邦等同窗挚友共读革命书刊,认真研究,探讨革命真理,逐渐提高了阶级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开始找到了一条穷人要走的光明大道﹣﹣革命。
献身革命
"五四"运动以后,七师的学潮经常掀起。一九二一年梁一清投入了反对校长尹士珍的斗争。七师校长尹士珍,贪污公款,压制学生的革命行动,不准学生购买进步书刊,激起学生的无比愤慨和反对。梁一清等及时发动全校学生举行罢课,在校内张贴标语,公布尹士珍的罪行,并联合向省教育厅请愿,强烈要求撤销尹士珍的校长职务,斗争坚持了七个月,终于迫使教育当局接受了学生的正义要求,撤销了尹士珍的校长职务,学生罢课斗争首战告捷。一九二五年,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吉安学生联合会接到上海学生联合会的通电后,梁一清立即深入工人中进行反帝爱国宣传,召开会议研究声援上海各界人士的爱国行动。六月上旬,在"七师"门口广场上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有工人、学生四千多人参加的游行示威大会。梁一清在会上作了"五卅"惨案经过和上海工人受压迫的情况报告。梁明哲等在会上发了言。参加游行示威的人,每人手执一面三角彩旗,上书标语口号。当游行队伍进至北门天主堂门前时,人们愤怒地向天主堂投掷石块,砸得天主堂瓦片、玻璃横飞,神甫仓皇逃匿。游行后,宣布吉安全城罢工、罢课、罢市三天。
接着,梁一清等又在工人中组织"募捐委员会",发起募捐运动,并由工人组织了"仇货检查组"和宣传队。仇货检查组在城内封查洋布、洋纱和其它洋货,得到了学生的配合;宣传队在城内进行反帝宣传,号召群众使用国货,捍卫民族工商业。这一运动,促进了吉安工人和学生之间的密切合作,提高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年七月,梁一清从吉安第七师范毕业后,参加了国共合作组织国民党县党部并担任工人部部长。从此,他便为工人阶级的利益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
一九二五年九月二十日,吉安总工会成立,工会会员达一万多名,共青团员郭化非为书记(后改为委员长)。总工会下设组织、宣传、青工、女工四个部和缝衣、码头、染布、砖瓦、木业等十个行业工会组织,并设有调查委员会和工人纠察队。在国民党县党部工人部和县工会的领导下,吉安工人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
一九二六年春,梁一清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更积极勇敢地在工人中开展革命活动。
吉安地处赣江中心,水陆交通便利,是赣中物资的集散地。搬运工人有六、七百人,但都比较分散。为了有一个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一九二六年二月,梁一清首先到码头工
一九二六年夏,中共吉安总工会支部诞生,梁一清任支部书记。他更加沉着勇敢地领导吉安工人与资本家进行罢工斗争。
那年六月,梁一清领导吉安工人为增加工资而举行了为期一周的罢工斗争,那时,吉安工人工资微薄,如染布工人每月工资只五、六吊钱,缝衣工人每天只两角钱,生活难以维持。在工会的领导下,工人们迫使资本家接受了自己的要求,增加了工资。但缝纫工人要求增加四分钱,却遭到资本家的无理拒绝,并贿赂县政府逮捕罢工工人宋梅芳等四人,污蔑他们"邀伙聚众,结党成凶,实行罢市",处以坐牢三天。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工会的关注。梁一清当即组织数百工人围困县政府,并当众与警官辩论,驳得警官理屈词穷,无言以对。工人继续坚持罢工三天,迫使警官释放被捕的工人,资本家认输。
八月,梁一清领导工人为争取一天吃三餐而举行为期三天的罢工斗争。
那时,工人每天只吃两餐,而且伙食又差。繁重的体力劳动,却不得温饱,身体吃不消。为了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梁一清又领导工人为一天吃三餐而斗争。罢工三天,老板味着良心骂工人:"人心不足蛇吞象。那些工人得寸进尺,增加了工资,又要求吃三餐。"并横加罪名,把缝纫工会主任何山等七人抓去坐牢。梁一清闻讯后,气愤极了,便带领二百余人再次包围县政府,并提出了抗议,声称要闯进县政府去捉拿诬告的资本家,这样,县长只好将何青山等人释放。从此,工人们赢得了一天吃三餐的生活权利。
九月,梁一清领导徒工为改善生活,保障人身安全举行了罢工斗争。
"三年徒弟,三年奴隶。"这句话是当年徒工生活的概括和写照。在那时,徒工的生活十分痛苦,工作时间长,劳动任务重,人身安全没有保障。
一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不幸的事:"聂万顺"商店的徒工陈贱发,因把两餐吃的四块豆腐做一餐煮了吃,结果老板娘为此气怒之下,竞抄起锅铲柄把陈贱发的头部打得鲜血淋漓。梁一清闻讯赶来,把陈贱发送进医院治疗。为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旋即召开总工会委员会议,讨论如何反对虐待徒工及处理"聂万顺"老板娘殴打徒工事件。会议决定,举行全市罢工,提出"反对虐待徒工,改善徒工待遇"的要求,并对"聂万顺"老板娘殴打徒工一事提出抗议。会后,梁一清领导工人到街上发表演说,揭露资本家虐待徒工的罪行。资本家慑于总工会的强大声威与压力,不得不一一答应工人提出的要求。"聂万顺"老板才老老实实放鞭炮赔礼道歉,承担工人陈贱发的医疗费用。事件得到平息,工人照常复工。但是斗争并未结束,资本家更加阴险狡猾,大放厥词。有的说,"工人生活需要改善,先看木行李老板做得怎样";有的说:"工会的要求,李老板照不照办。"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李老板是梁一清的岳父,如果梁一清怀有私心,打不破情面去说服岳父李老板执行工会的决议,那么,其他行业的老板不执行工会的决议则振振有词了。资本家的阴谋诡计并未难倒梁一清。他毫不犹豫地亲自跑到岳父的木行去,检查工人的伙食,规定工人每餐要吃两样菜,每月要吃一斤肉,
不久,梁一清又领导十八家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和工人的民主权利举行罢工斗争。
吉安的绳业、打蓬业、篾垫业等十八家工人因受资本家重重剥削,日夜苦干所得无几,而且经常受到被解雇的威胁,工人对资本家极为不满,向吉安总工会提出了强烈的要求。
总工会根据工人的意见,代表全市工人向商会提出了"反对做夜工,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资方不得无故解雇工人"、"工人参加社会活动,资方不得干涉"、"改善工人生活,保证工人吃饱"等基本要求。为此,举行了一天罢工。当时就有十七家老板被迫同意了工人的要求,但仍有一家老板负隅顽抗,于是继续罢工,这一家老板眼看顶不往了,终于屈服于工人的压力,也同意了工人的要求。那次斗争方告结束。
正当吉安工人运动方兴未艾、如火如荼之际,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根据党的指示,梁一清在吉安组织工人、学生迎接北伐军,并协同作战。一夜之间,就将塘东到螺子山一带所有军用电线杆全部砍倒,切断了敌人的通讯联络,并物色可靠的工人同志组织情报队伍,侦察驻吉的北洋军阀的防御工事、部队装备,密报国民革命军。由于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国民革命军一枪未发,于一九二六年九月二十四日胜利地占领了吉安城。
十月十日,为庆祝国民革命军胜利占领吉安,由梁﹣清、王佑方主持在吉安中山场举行庆祝大会。会上他们号召工人紧密团结起来,大家齐心努力干。会后,把没收来的鸦片和各种洋货等予以烧毁,接着举行游行。
北伐胜利后,工人物质生活有了些改善,梁一清又领导工人办起了"工人书店"、"工人图书馆",开办了"工人夜校"。工人们工作之余,可以进工人书店和工人图书馆看书读报,可以上工人夜校学习文化,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工人们都说,梁委员长为我们想得真周到:工人夜校由梁一清担任校长,他亲自编写识字课本和通俗读物,向工人们宣讲马列主义理论。他还筹集资金,创办了一所工人子弟学校,请吉安第七师范的学生当老师,教唱反帝爱国歌谣。有一首歌的歌词是:"头顶中国天,脚踏中国地;吃我中国饭,着我中国衣。芸芸四万万,人心何不齐?从前伤心事,国民知不知?"这些歌词不但使工人受到启迪,而且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也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艰苦奋斗
梁一清参加革命后,一心一意为着工人的利益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他每天工作十多小时,眼睛熬得通红,有时开会到深夜,就和工人睡在一起;有时误了吃饭,就用一根咸萝卜干咽开水泡冷饭吃,边吃边和大家商量工作。梁一清就这样为工作废寝忘食。工人们常说:"我们的梁委员长是吃咸萝卜的官。"
"吃咸萝卜的官"。这个朴实清廉的称呼和梁一清一心一意为工人办事的革命精神连在一起,为工人普遍传颂,赢得了工人无限的尊敬和赞扬。
梁一清一家七口,母亲、妻子和四个小孩,全家收入仅总工会供给他一个人的生活费,家庭生活全赖母亲、妻子劳动--纺纱织布所得维持。他经常对母亲说:"我们是为工人办事的,工人生活那么苦,怎么好向工人伸手要钱呢?我们以前怎么过,现在还是怎么过。"
梁一清一家勤劳节俭,艰苦朴素的生活情景,广为群众所知,深受群众称颂。但资本家认为这正是他们向梁一清暗送糖衣炮弹的缺口,有可乘之隙了。于是施展诡谲伎俩,由盐行彭老板出面,凑了几筒银元,用大红纸裹着,上书"慰劳劳苦功高的梁委员长",亲自送到梁一清家里。他小心翼翼地把银元放在桌子上,毕恭毕敬,笑容可掬地对梁一清说:"委员长辛苦了,区区之意,请笑纳吧!"梁一清轻蔑地扫了彭老板一眼,说:"太少了,我不收!"
彭老板一听,忙说:"梁委员长,你先用,用完了,兄弟保证再送十筒来。""十筒!十筒太少,我也不收。"
"好,梁委员长,请你明说,要多少,我回去商量再送
梁一清站起来,义正辞严地说:"好,我明确告诉你,你们一切财产都是工人创造的,有朝一日,我们要统统收归工人所有,这叫物归原主,你懂不懂?"梁一清双目炯炯,神色十分严肃,当即把几筒银元扔回了彭老板。
彭老板"唔唔",狼狈地退了出去。
环境愈来愈恶劣,斗争也愈来愈复杂,总工会的经济愈来愈困难了,连买纸张笔的也没有。面对实际困难,怎么办呢?梁一清左思右想,最后说服了老母,典卖仅有的一点家业,除留下一部分给老母作家用外,剩下的捐给了工会。
就这样,梁一清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赢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
革命者胜利之日,就是反革命难过之时。梁一清领导工人坚持与资本家作斗争,使资本家感到极大的惶恐和不安,他们切齿痛恨梁一清,编了一首顺口溜,"梁一清,梁一清,好比眼中钉,不拔眼中钉,生意做不成。"这充分暴露了反动资本家的险恶用心。
一天晚上,梁一清在吉安城隍庙召开群众大会,正在台上演说,冷不防从暗角里飞来几块尖石头,一块正中梁一清后脑,鲜血顺着他的颈脖直流,工人们一拥而上给梁一清包扎伤口,旋即分头去抓凶手。凶手被抓获,他供认不讳,原来是反动资本家用三十块银元收买来暗害梁一清的。接着,工人纠察队把那个反动家伙押来,当众训斥和警告他,并罚他打锣游街。
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在上海策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吉安国民党分裂活动也日益加据。五月十三日夜,驻吉新编二师左派军官协同吉安人民自卫队武装二、三百人,以敏捷的动作逮捕了反动军官,发动起义。二十日,梁一清组织和主持吉安各界人士二万余人召开讨蒋大会,但中途因右派军官扰乱会场,被迫中断。不久,国民党江西省主席朱培德暴露出反革命面目,派出第八师师长朱世贵部到吉安进行镇压。朱世贵到吉安不久,于八月六日,以召开治安联席会议为名,将总工会委员长梁一清、商民协会会长晏燃、工人纠察队队长钟祥钦等人骗到司令部,不由分说,立即拘捕扣押。在狱中梁一清大义凛然,坚强不屈,镇定自若。
八月十二日,刽子手终于对梁一清下毒手了!那天,吉安染布工人埋伏在中山场侧的茅棚里,准备劫法场,营救梁一清,但因反动军警防卫森严,未能成功。梁一清视死如归,临刑时,他昂头挺胸,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铮铮铁骨为革命献身的崇高气节。在烈士面前,吉安工人万分悲痛,义愤填膺,立刻推出代表当晚从刑场上抢出梁一清的遗体,连夜护送回他的故乡﹣-陂头安葬。还用重金聘请摄影师,拍下了烈士的遗容。
一九三○年十月,红军攻克吉安城。毛泽东、朱德等在吉安为梁一清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亲切会见了梁一清的家属。
毛泽东和朱德的挽词写着:
"梁一清同志精神不死!
为人民牺牲,死的光荣!"
解放后,正是:烈士英名标青史,
纪念堂内塑真身。
子孙后代同瞻仰,
百世流芳照汗青。
来源:《庐陵文史资料》
编辑:刘丽芳
初审:程秋萍
复审:肖丽华 甘丽萍
终审:刘祥宪
下一:胡云生将军传略
版权所有 2019-2023 保留所有权利
赣ICP备19015032号
网站版权由吉安县文天祥纪念馆所有 技术支持:胡婷 备案号查询:工信部网站:https://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