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5/30 15:46:41 访问统计:8178
纪念文天祥 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周銮书
今年,是文天祥逝世七百周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纪念他。我们纪念这位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主要是要学习他那种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凛然正气,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文天祥的崇高品格、璀璨诗章,多年来一直被人们所称颂。说他是文学家,是诗人,这没有异议;说他是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这在学术界是存在着不同意见的。今天在纪念这位历史名人的时候,我们希望通过深入的讨论,得到一个正确的认识。
我们学术界多年来,争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没有民族英雄,我们纪念和宣传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能不能收到向各族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是否会影响民族团结?
我们认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是存在着民族英雄的;中华民族历史上也是有着爱国主义传统的。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人们所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对祖国的爱,这种感情是长期的历史孕育出来的,它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和民族心理的继承性。 同时,爱国主义又是个历史范畴,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作历史的分析和鉴别。不能把我们今天所说的爱祖国、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的内容,作为唯一的尺度去衡量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从而苛求古人,对其一概否定。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四卷合订本,第486页。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著名诗句。人所共知,七百年前的文天祥,有一颗光照汗青的丹心。在当时民族危亡、国家破碎的情况下,他可以在一转念之间,成为元朝的宰相,但他没有这样做。他坚贞的民族气节,爱国主义的感情,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品德,以及他的正气之歌,至今凛然有生命力。这种高贵的品质,伟大的气节,应该看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华,是我们伟大祖国留下来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这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不是属于那一个民族的,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所共有的。
学术界对文天祥这类历史人物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问题上:
首先是关于忠君与爱国的关系问题。爱国主要是指对祖国河山、家乡土地的热爱,对民族命运和祖国前途的关切,并为祖国的统一、安定、繁荣、昌盛而英勇斗争的品质。忠君是指对古代帝王,主要是指对封建皇帝的忠诚,或对以封建皇帝为代表的封建政权的忠诚。忠君与爱国,这二者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表现有联系,也有区别。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忠君与爱国往往交织或融合在一起,很不容易区别开来,尤其是在民族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忠君与爱国是可以一致的。但是,当国家政权成为历史前进的桎梏,民族的要求与国家的意志发生矛盾的时候,忠君与爱国就截然不同了。这是因为祖国的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广及山川、土地、人民,而国家的概念是指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时候,忠君与爱国就不能一致了。文天祥所处的历史时代,正是忠君与爱国二者可以一致,但又不能始终一致的时代。在元军攻入临安,宋恭帝俯首投降以前,文天祥主张抗元保君,这时他的忠君与爱国,可以说是一致的。但在元军攻入临安,宋恭帝俯首投降以后,文天祥却没有随着皇帝投降,出现了“君降臣不降”的局面。后来,文天祥兵败被囚,他又以“社稷为重君为轻”的理论,回答了元丞相孛罗的质问。可见,在文天祥的思想里,摆在首位的是爱社稷,爱国家。这时,爱国与忠君便在一定程度上分离了。这又正是文天祥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升华的具体表现。这在封建士大夫中,是尤为难能可贵的。
其次是关于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的爱国主义问题。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出身的人,对祖国河山、家乡、土地的热爱,有其大体的一致性或共同性,这是历史长期形成的爱国主义传统。因阶级出身不同、民族出身不同,而对当时的政权持不同态度,那是另一个问题。把祖国与政权两个概念完全混淆起来,或者把二者对立起来,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阶级与阶级斗争的观点,又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观点。文天祥热爱祖国,反抗元朝,为此献出了生命,这是他的爱国主义的表现。我们不应把祖国与元朝两个概念等同起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祖国、对元朝持不同态度,正是文天祥正确之所在。如果把对祖国、对元朝的态度混为一谈,那就必然会认为文天祥不是什么爱国主义者了。
这里还涉及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否存在爱国主义问题。这种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凡属正义战争,保护本民族利益的一方,就是反抗强暴,反抗破坏,反抗干扰。他们的行动是既符合本民族利益,又符合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总体的利益。应该把这种行动,看成是正当的,大而言之是一种爱国主义的行动,而不应轻易否定。在这种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应该认为是民族英雄,尤其是那些为了保护本民族的先进的生产方式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人物,更是如此。毛泽东同志在给何干之同志的信中曾说:“如能在你的书中证明民族抵抗与民族投降两条路线的谁对谁错,而把南北朝、南宋、明末、清末一班民族投降主义者痛斥一番,把那些民族抵抗主义者赞扬一番,对于当前抗日战争是有帮助的。只有一点,对于那些'兼弱攻昧'、'好大喜功'的侵略政策(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有过的)应采取不赞同态度,不能和积极抵抗政策混同起来。为抵抗而进攻,不在侵略范围之内,如东汉班超的事业等。”2如文天祥,包括岳飞、史可法、林则徐等都是民族抵抗主义者,应该给予肯定。他们也都应视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英雄。他们不仅为汉族人民所敬仰,也为少数民族人民所推崇。这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先例的。如北京名将杨业,他的庙宇就是建立在契丹统治下的古北口一带,受到当地人民的祭祀,苏辙当时曾有诗称颂:"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为异域尊。"也就是说杨业这位民族英
②《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36-137页。
当然,对历史人物,要作历史分析。对文天祥,也要作历史分析,也就是要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来评价文天祥。一提到历史条件,文天祥的一生所反映出来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所谓历史条件,就涉及当时南宋和元两个政权关系,涉及汉族和蒙古族两个民族关系。对此,我们应该审慎对待。我们除了从一般道理来考虑外,还要考虑我们国家今天的现实情况,考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考虑祖国各民族大家庭的共同利益,考虑加强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的一致愿望。总之,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非常清楚的、明朗的。我们既反对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所有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民族矛盾和民族纠纷,都早已成为过去了,再也不应也不会重演了。同时,也决不许翻历史的旧账。我们只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研究历史,把历史上的问题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去判断,做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因而,在具体内容上,我们对文天祥所处的年代,他的一生遭遇,他的具体表现,包括他的思想和作为,都应作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我们今天纪念文天祥,目的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向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待历史上的爱国主义,我们认为承认文天祥是一位民族英雄,并不是要拔高他,而是对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认识,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都能接受的一种共同的认识。这也就是要把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加以升华,加以净化,使之在祖国各民族大家庭、也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得到发扬光大。所以我们在评价文天祥这个历史人物问题上,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就可以收到向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而又避免了不应该在今天出现的副作用。
不仅如此,从今天来说,停留在这一步还不够,还要进一步使之上升到今天我们所要求的爱国主义的态度。我们所要求的爱国主义,我们无产阶级,人民大众,尤其是共产党人所要求的爱国主义,自然比文天祥所达到的高度还要高,因为历史的时代不同了,阶级的属性不同了。这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爱国主义,这就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或核心的爱国主义。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我们的目的所在。我们今天纪念文天祥,就是要发扬爱国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向这样一个高度上升和发展,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为振兴中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一九八三年十月
来源:《浩然正气》
编辑:刘丽芳
初审:程秋萍
复审:肖丽华 甘丽萍
终审:刘祥宪
上一:文天祥四大名砚之谜
下一:浅议文天祥的故乡山水情怀
版权所有 2019-2023 保留所有权利
赣ICP备19015032号
网站版权由吉安县文天祥纪念馆所有 技术支持:胡婷 备案号查询:工信部网站:https://beian.miit.gov.cn/